一、烈士之爱国也如家。——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广譬》
二、春风举国裁宫锦,半作障泥半作帆。——李商隐《隋宫》
三、愁损辞乡去国人。——朱敦儒《采桑子·彭浪矶》
四、故国三千里,深宫二十年。——张祜《宫词·故国三千里》
五、都护行营太白西,角声一动胡天晓。——岑参《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》
六、十二阑干,故国三千里。——王庭筠《凤栖梧·衰柳疏疏苔满地》
七、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——杜甫《春望》
八、一身报国有万死,双鬓向人无再青。——陆游《夜泊水村》
九、为问花何在,夜来风雨,葬楚宫倾国。——周邦彦《六丑·落花》
十、只有精忠能报国,更无乐土可为家。——董必武《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》
十一、卜宅从兹老,为农去国赊。——杜甫《为农》
十二、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——曹植《白马篇》
十三、北极怀明主,南溟作逐臣。——宋之问《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》
十四、秋送新鸿哀破国,昼行饥虎齧空林。——郑思肖《二砺》
十五、殊方日落玄猿哭,旧国霜前白雁来。——杜甫《九日五首·其一》
十六、莫避春阴上马迟。——辛弃疾《鹧鸪天·送欧阳国瑞入吴中》
十七、人情展转闲中看,客路崎岖倦后知。——辛弃疾《鹧鸪天·送欧阳国瑞入吴中》
十八、夷甫诸人,神州沈陆,几曾回首。——辛弃疾《水龙吟·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》
十九、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——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二十、只解沙场为国死,何须马革裹尸还。——徐锡麟《出塞》
二十一、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。——戴叔伦《塞上曲二首》
二十二、且凭天子怒,复倚将军雄。——高適《塞下曲》
二十三、男儿西北有神州,莫滴水西桥畔泪。——刘克庄《玉楼春·戏林推》
二十四、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——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二十五、臣子恨,何时灭!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——岳飞《满江红·写怀》
二十六、关山万里作雄行。——秋瑾《鹧鸪天·祖国沉沦感不禁》
二十七、余亦赴京国,何当献凯还。——孟浩然《送陈七赴西军》
二十八、乘云径到玉皇家。——刘克庄《木兰花慢·丁未中秋》
二十九、梦绕边城月,心飞故国楼。——李白《太原早秋》
三十、拼将十万头颅血,须把乾坤力挽回。——秋瑾《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》
三十一、放逐肯消亡国恨?岁时犹动楚人哀!湘兰沅芷年年绿,想见吟魂自往来。——查慎行《三闾祠》
三十二、南北驱驰报主情,江花边草笑平生。——戚继光《马上作》
三十三、绝域从军计惘然,东南幽恨满词笺。——龚自珍《漫感》
三十四、带长剑兮挟秦弓,首身离兮心不惩。——屈原《国殇》
三十五、宗臣事有征,庙算在休兵。——张九龄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》
三十六、歌钟旋可望,衽席岂难行。——张九龄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》
三十七、祖国沉沦感不禁,闲来海外觅知音。——秋瑾《鹧鸪天·祖国沉沦感不禁》
三十八、谁料苏卿老归国,茂陵松柏雨萧萧。——李商隐《茂陵》
三十九、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——李绅《悯农》
四十、日日望乡国,空歌白苎词。——张籍《蓟北旅思》
四十一、愿将腰下剑,直为斩楼兰。——李白《塞下曲》
四十二、家国兴亡自有时,吴人何苦怨西施。——罗隐《西施》
四十三、一自胡尘入汉关,十年伊洛路漫漫。——陈与义《咏牡丹》
四十四、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——***《沁园春·雪》
四十五、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——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四十六、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——聂夷中《咏田家》
四十七、春来未有不阴时。——辛弃疾《鹧鸪天·送欧阳国瑞入吴中》
四十八、汉家君臣欢宴终,高议云台论战功。——王维《少年行四首》
四十九、秋草六朝寒,花雨空坛。——朱彝尊《卖花声·雨花台》
五十、故国如尘,故人如梦,登高还懒。——詹玉《醉蓬莱·归故山》
五十一、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——陈陶《陇西行》
五十二、京国多年情尽改,忽听春雨忆江南。——虞集《听雨》
五十三、奇谋报国,可怜无用,尘昏白羽。——朱敦儒《水龙吟·放船千里凌波去》
五十四、独怜京国人南窜,不似湘江水北流。——杜审言《渡湘江》
五十五、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——王昌龄《出塞》
五十六、金瓯已缺总须补,为国牺牲敢惜身!嗟险阻,叹飘——秋瑾《鹧鸪天·祖国沉沦感不禁》
五十七、几回忆,故国莼鲈,霜前雁後。——潘希白《大有·九日》
五十八、归来报名主,恢复旧神州。——岳飞《送紫岩张先生北伐》
五十九、不见穿针妇,空怀故国楼。——孟浩然《他乡七夕》
六十、宠锡从仙禁,光华出汉京。——张九龄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》
六十一、武皇去金阁,英威长寂寞。——江淹《铜爵妓》
六十二、飞燕皇后轻身舞,紫宫夫人绝世歌。——李白《阳春歌》
六十三、闻风六郡伏,计日五戎平。——张九龄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》
六十四、忍泪失声询使者,几时真有六军来。——范成大《州桥》
六十五、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六十六、去国十年老尽、少年心。——黄庭坚《虞美人·宜州见梅作》
六十七、我自横刀向天笑。去留肝胆两昆仑。——谭嗣同《狱中题壁》
六十八、试看天堑投鞭渡,不信中原不姓朱。——郑成功《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》
六十九、楚国青蝇何太多,连城白璧遭谗毁。——李白《鞠歌行》
七十、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——曹操《蒿里行》
七十一、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!——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七十二、更催飞将追骄虏,莫遣沙场匹马还。——严武《军城早秋》
七十三、器乏雕梁器,材非构厦材。——赵彦昭《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》
七十四、生平未报国,留作忠魂补。——杨继盛《就义诗》
七十五、万国奔腾,两宫幽陷,此恨何时雪。——黄中辅《念奴娇·炎精中否》
七十六、易水潺潺云草碧,可怜无处送荆卿。——陈子龙《渡易水》
七十七、待罪居东国,泣涕常流连。——曹植《怨歌行》
七十八、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。——曹松《己亥岁二首·僖宗广明元年》
七十九、大家齐唱大风歌。——刘过《西江月·堂上谋臣尊俎》
八十、望上国,山呼鳌抃,遥爇炉香。——柳永《送征衣·过韶阳》
八十一、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——杨炯《从军行》
八十二、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忽兮路超远。——屈原《国殇》
八十三、四牡何时入,吾君忆履声。——张九龄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》
- 关注好听句子 补充浪漫细胞 -
- 关注效文网 查大学、查专业,更方便!